发布时间:2025-05-09 点此:1009次
罗敏申路(Robinson Road)是新加坡中心商业区的一条首要大街。这条富贵的金融街两边大牌树立,国际感十足,经常招引一些好莱坞电影来此取景。
而近年来,这条大街上逐步多了一些我国元素,比方,比亚迪的展厅就坐落于此。
差异于传统轿车展厅中“货架式”的规整摆放各式车型,这家比亚迪轿车展厅内,随处可见的绿植与动物造型,贴合了新加坡建议的绿色出行理念。
无独有偶,比亚迪还把“中式营销战略”带到新加坡。2023年8月4日,比亚迪城市展厅兼咖啡厅BYD SUNTEC正式在新加坡开业。除BYD SUNTEC外,比亚迪还在新加坡开设了三家全新的比亚迪品牌餐厅,别离坐落丹戎巴葛、马里士他和山景,由BYD by 1826进行办理。
类似的,在多个海外商场,我国新动力车品牌打造的,已不只是是一个代步东西,更是一种时尚的日子方法。
90后女生雨嘉在新加坡读完硕士后留在当地作业,据她调查,在新加坡的公路上比亚迪轿车的身影越来越多。而散步街头,偶然闪现的上汽MG、上汽大通、广汽埃安,也会令人“眼前一亮”。
而最近,我国新动力车企又有新动作。吉祥旗下高端品牌极氪在8月初宣告,旗下极氪X正式进入新加坡,首家门店将在8月底开业。简直一同,小鹏轿车高端车型小鹏G6也在新加坡敞开了预售。
“曝光率”不断攀升的背面,是我国车企在新加坡严严实实的市占率。本年前四个月,从国家来看,我国品牌在新加坡注册挂号的新车中占18.4%,领先于韩国(8.1%)、非德国的欧洲品牌(4.8%)和美国品牌(4%)。
我国新动力车出海的next level故事,加快敞开了。
一、我国“高端车”,席卷新加坡
8月1日,新加坡地标建筑艺术科技博物馆内,极氪X在这里正式出售。
新加坡艺术科技博物馆有“新加坡的欢迎之手”美誉。而当天的现场,据称也十分热烈,招引了许多年轻人来此试乘。
与此一同,极氪坐落在新加坡9 Leng Kee Road的首家门店,也在紧锣密鼓的预备中,估计于8月底正式开业。门店共上下两层,约1300平方米,一同具有出售和交给功用。此外,官方表明,极氪009估计本年9月也将在新加坡商场开售。
在极氪露脸新加坡的前两天,小鹏轿车在新加坡中心商务区也开了一家快闪店。在快闪店内,顾客能够体会到小鹏G6的空间、智能交互系统和智能驾驭系统。一同,小鹏轿车也在新加坡商场敞开了产品预售。据悉,小鹏轿车估计在本年9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正式门店。
这是小鹏轿车继港澳区域之后,出海的新动作。
更早之前,本年3月28日,新加坡调和BYD店在Robinson Road隆重开业。正如本文最初所讲,新店从规划到体会,都展现出一种科技和绿色理念。
比亚迪、极氪、小鹏,在国内群众眼中的定位感有时并不明晰,究竟比亚迪、吉祥轿车此前也曾是国内贱价车的供应者,而近年来他们则都在推出高端车型和子品牌。但本年以来他们在新加坡的露脸,却给人十足的高端感——从选址的地址、到门店的规划等等。
而最直接的高端感是价格——据极氪官方微信号“极氪ZEEKR”音讯,极氪X在新加坡标准版价格199999新元起(约合人民币108.3万元),旗舰版214999新元起(约合人民币116.5万元)。按人民币计价,这可是当之无愧的“百万豪车”。
要知道,极氪X在国内的价格约17.9万元~22万元,这意味着,该车型在新加坡的价格是国内的近5倍。
并且这个高价,现在好像又仅存在于新加坡:极氪X在泰国起价格是119.9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4.4万元),墨西哥的起价格是79.9万比索(约合人民币32.16万元),在德国起价格为44990欧元(约合人民币35.27万元),即便在被以为“富得流油”的阿联酋,极氪X的起价格也只要17.09万迪拉姆(约合人民币33.5万元)。
考虑到各国车辆进口方针不同,加上物流、关税等其他本钱和自留赢利空间,极氪X在海外价格略高于国内是能够了解的,但翻了近5倍,摇身一变“百万豪车”的操作,仍是有些惊人。
其实不止刚刚开售的新车型,已在新加坡扎根的其他品牌和车型价格也很高。如特斯拉Model 3,国内价格大约24万,新加坡是23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24.2万元);比亚迪海豚国内12万,新加坡是14万新元起(约合人民币76万元),比亚迪元PLUS(新加坡称为BYD ATTO 3)国内13万,新加坡是15万新元起(约合人民币105万元)。
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比如是,奇瑞轿车早前曾将旗下的“奇瑞QQ”车型引进新加坡,这款在国内价格只要4万~5万元的小型车,在新加坡的价格约8.6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网友戏弄这相差十倍的价格为“麻雀一夜变凤凰”。
可是,即便车价相差数倍甚至十余倍,但关于车企来说,价高并不意味着赢利更高。
二、百万豪车,赢利几许?
为什么在国内价格20万元出面的车型,到了新加坡就卖到上百万元?
现实正如前面的比如,在新加坡,简直一切在售轿车的价格,放在全球都是最贵的。瑞士宝盛集团(Julius Baer)发布的《2024年全球财富及高端日子陈述》指出,新加坡轿车价格比全球均匀水平高出155%,是全球车价最高的城市。
中心是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不大——只要735.2 平方公里,比北京向阳和丰台两区面积之和还要小一点,却日子着近600万人口。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政府对轿车增加有着严厉的约束。想要具有一辆车,就要先得到一张“拥车证”(COE),一同还要面对昂扬的税费。
现在这张证的价格,能够用令人咋舌来描述。本年4月,大型及奢华车组和揭露组的拥车证价格,现已打破1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54万),最高价18万新元(约合人民币97万)。而最新的数据显现,8月份奢华车组(CAT B)的拥车证第一轮招标价再次上涨,已来到106101新元,不夸大地说,单是一张拥车证的价格就足以在国内买一辆中档BBA了。
只是经过拥车证一项,新加坡在2023年就收入了46.6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50亿)。
2024年8月,拥车证第一次招标价格
而拥车证根本上都是由经销商代客户竞拍。因而新车宣扬海报上的价格,能够了解是个“打包价”,极氪X 199999新元的价格里,拥车证或许就占了一半。
价格里还有一部分是运费,究竟这些车辆要经过海运运抵新加坡。
一家航运公司供给的数据显现,去往新加坡的海运价格按每立方米计费,从上海出发到新加坡海运拼箱价格为首重2000元/立方米(含提货费,清关费等),续重1500元/立方米,重货按500KG一立方换算,缺乏一方按一方核算。而极氪X国内发布的车重约为2500KG,以此核算,将该车型运到新加坡港口的货运本钱,就需求8000元人民币(约合1500新元)。
除了拥车证和航运费用两个大头外,新加坡与车相关的其他税费也适当贵重,如关税(到岸价*20%)、注册费(到岸价*100%以上)、消费税(到岸价*9%)、环境税等,对车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还没算门店的酬谢本钱、商场营销投进本钱。所以看上去在新加坡有昂扬的轿车价格,但对车企而言,赢利却并不一定比国内更高。
我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以为,车企相关车型在新加坡的高价格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赢利,还需求考虑商场竞赛、出售途径品牌闻名度等要素。一同,新动力轿车商场的竞赛不只是是价格竞赛,还包含技能、服务、品牌等方面的竞赛。
其次,商场竞赛状况也是影响出售赢利的重要要素。新加坡电动轿车商场尽管增加敏捷,但竞赛也日益剧烈。日系、德系在新加坡具有较深的前史沉淀,韩系、美系等品牌也深耕多年,国产品牌需求面对来自其他国际品牌以及本地品牌的竞赛。
多家新动力车企财报也显现,单纯靠出售车辆所带来的赢利十分有限。2024年Q1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净利率别离为5.37%和3.82%,牵强站上盈余线。而极氪和小鹏两家刚刚布局新加坡的车企,净利率低至-13.72%和-20.89%。考虑到在新商场上面对的宣扬推行本钱,两家在新加坡的赢利率或许更低。
而对顾客而言,买车之后还要面对电子道路费、保险途税等其他开支,还有均匀每年9000新元的日常开支。因而,在新加坡具有一辆轿车,肯定是“有钱人的专利”。
雨嘉在新加坡作业了几年后,也动过买车的心思,但贵重的价格劝退了她。
“新加坡拥车证每个月揭露招标两次,要托付银行或许4S店帮助招标,招标前要先交1万新元押金,流程很杂乱。”别的她还着重,新加坡泊车也很难,由于车位太少了,假如去商业区的泊车位就要付出2~5新元/小时的泊车费,4~5小时停完便是70~80元人民币。
归纳考量下来,她仍是挑选了公共交通,与家人一同出游时则挑选短期租车服务。
三、绕不开的经销商江湖
德勤的调研陈述显现,东南亚国家的顾客,更乐意从授权经销商途径去购买轿车。
比亚迪车主Young介绍,在新加坡买车,既能够到授权经销商的4S店,也能够经过平行进口商(购买)。
“4S店的优势是售后服务比较完全,修理也有保证。包含整车出售、零部件、官方售后服务等事务一条龙处理,可是收费相对较高。而平行进口商出售的车辆和4S店所出售的车根本没有差异,价格相对较低,根本上能廉价1万~2万新元。”Young说道。
在她的形象里,新加坡本地人关于我国品牌的承受度依然较低,他们更倾向于挑选日系和德系的品牌。“除非是Grab司机,他们需求自己的车健壮经用,才会挑选比亚迪。不然,一般顾客仍是仇人传统轿车品牌。”(作者注:2017年,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在新加坡投入运营,因而给许多当地顾客构成了“健壮经用”的形象。)
至于Young挑选比亚迪的原因也很简略——“比较其他品牌的小型轿车,BYD DOLPHIN(国内名为“比亚迪海豚”)的价格更廉价。新注册的纯电动轿车,还能取得额定注册费45%的回扣。再加上BYD by 1826的出售形式也很有意思,和家人体会后就决议下单了。”
Young说到的这家BYD by 1826主题餐厅,坐落新达城购物中心内部。差异于国内常见的4S店以“卖车为主、餐饮为辅”的思路,这家餐厅是能坐下来吃饭的真实餐厅,供给多款菜系和套餐,并将比亚迪轿车姓名和信息植入菜单,餐厅周围也摆设了比亚迪轿车小模型等。
尽管在商场设置轿车展厅在国内十分常见,但在国外却较少见到,比亚迪能够说是第一个在新加坡商场开店的车企。
其实这也不完满是比亚迪的主见。材料显现,BYD by 1826由比亚迪与新加坡轿车零售商Vantage Automotive协作落地,意图是以新式的营销方法感动当地顾客,旨在当地宣扬“改动日子方法”的理念。
现实上,许多我国品牌的轿车,在进入新加坡商场时,第一步都是挑选与当地经销商协作。
Premium Automobiles是极氪的经销商,一同也是小鹏轿车的经销商。它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本乡经销商,是奥迪轿车在新加坡的独家经销商。
经销商Vincar现在署理着广汽埃安及哪吒轿车两大品牌。Vincar也是新加坡本乡品牌,1989年以二手车发家,后将事务逐步延伸至新车进出口,署理多个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新车型。
此外,Vertex Automobile署理着奇瑞轿车旗下的Omoda和Jaecoo两个品牌;长城轿车挑选与Cycle & Carriage集团协作,将旗下欧拉好猫引进新加坡商场。依据车型不同,比亚迪在新加坡的经销商别离是Sime Darby、E-Auto和Vantage Automotive。
其间Sime Darby是马来西亚前史最悠长的跨国公司之一,1982年便已进入新加坡商场,是全球最大的宝马轿车经销商之一,一同也是全球最大的劳斯莱斯经销商。
经过与这些经销商协作,我国新动力车得以快速在新加坡落地。
东西经纬新动力(成都)有限公司CEO姜昆苹以为,凭借经销商途径进入一个新商场有两大优点,一是下降危险,快速验证自己的品牌在本地的承受度。一同,削减主机厂自己的资金投入,让经销商备货。二是本地途径更了解本乡的文明,有现成的本乡客户集体,能够直接嫁接各种资源,构成“借力使力”的效果。
但与经销商协作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分润。
本年4月9日,“比亚迪单车净赚9000元”的微博论题登上了热搜。现实上,这9000元给的仍是保存了,2023年比亚迪总共卖出302.4万辆车,发明了300亿人民币的净赢利,以均价15.98万元核算,每卖一辆车净赚约8600余元。
图源:微博
当然,这是比亚迪在全球出售的赢利均值,实践在新加坡或许更低。由于车企还需付出给经销商出售提成,一般来说这个提成的比例在车价的3%~8%之间。以BYD ATTO 3为例,每出售一辆ATTO 3轿车经销商能取得大约10000新元返利。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知霞光社,鉴于维护本乡工业基础、促进经济开展,以及吹嘘本乡作业水相等多重要素的归纳考虑,东南亚国家愈加欢迎合资经营、本乡设厂以及树立分公司等经营方法,这些形式能够完成与当地经济的利益同享,因而更受欢迎。
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商贸公司+海外总代”形式进入难度低、资金要求低,但难点在于售后及服务无法管控,无法树立品牌力与客户掌控力;“商贸公司+当地经销商系统”形式,则要求从训练系统、事务流程、数字化才干构建本地化特色,对资金投入以及当地办理才干要求高,危险也更高。
因而,车企需求辨明短期方针与长时刻方针,挑选合适布局的形式,才干顺畅在当地开展下去。
四、我国车企品牌出海的要害期
尽管我国新动力轿车品牌具有技能优势,可是在品牌认知、售后网络、本地化运营、顾客心思、供应链等多方面仍存在应战。
“未来3到5年,将是我国电动车品牌拓宽新加坡,甚至东南亚商场的要害期。”一位业内人士表明。
我国社科院副研讨员王鹏也以为,假如非要说当下新动力轿车出海存在哪些问题,第一个问题便是在高端新动力轿车商场的出口比例比较低,现在的全球高端商场或许仍是会集在奔驰、奥迪等传统车企上,咱们的中高端车型需求进一步吹嘘服务和闻名度。第二则是我国整车的品牌还需求进一步树立,经过我国制作,让全球知道我国品牌,才干真实的讲好我国故事。
即便在我国顾客看来,我国新动力车现已在向高端化走,但Chua对我国品牌轿车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多年前——那种技能相对落后、质量操控不严等负面形象上,直到他进入比亚迪作业一段时刻后,这个形象才有所改观。
一组数据显现,2023全年,新加坡纯电动轿车总销量5465辆,其间比亚迪出售电动轿车1416辆,位居销量第一,比第二名特斯拉还多卖了475辆。
在产品之外,我国车企还将更多产业链处理方案带到了新加坡。
到本年8月,新加坡全岛约有6200个充电桩,同期新加坡的电动轿车保有量挨近18000辆,全体的车桩比约3:1,但还远低于1:1的方针值。加上新加坡没有“固定车位”这一概念,根本都是先到先停,国内常见的家充桩的形式在当地很难推行。
所以,经过运营充电站处理充电问题再带动轿车出售,成了我国车企进入新加坡商场的方法之一。
2023年11月,比亚迪、中通客车两家制作商,中标新加坡陆路交通办理局(简称“陆交局”)最大一笔电动巴士收购单。在接到订单后,比亚迪就着手酬谢了与之配套的大巴车充电设备。更早前比亚迪e6引进新加坡作为出租车时,比亚迪还联合HTC在当地酬谢了10个充电站,85个充电桩。
除了车企,中石化、中石油也开展起充电事务。中石化上一年11月在新加坡所属加油站,推出全新的电动轿车充电服务PIT(POWERINTIME)。中石油部属企业新加坡石油公司,也与当地国企新加坡动力集团(简称SP Group)签署充电协作协议,计划在5座自有加油站装置快速充电桩。
依照新加坡发布的《2030年绿色开展蓝图》,估计到2030年,新加坡充电桩基础设施酬谢将从2.8万个增加到6万个。这意味着,现在正是我国充电桩向新加坡拓宽的杰出时机。
在与当地企业的深化协作中,我国企业不只向商场供给了产品,还更深层次地参加了技能革新。例如比亚迪就与新加坡科技研讨局通讯研讨院签署协作协议,联合研制无人驾驭电动轿车技能。抱负和蔚来也先后在新加坡树立研制中心。据媒体报道,抱负组成的新加坡团队,首要担任SiC功率芯片的研制;蔚来与新加坡本地科研组织协作,树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驭研制中心。
乘用车商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以为,车企出海不能丢掉产业链优势,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抱团出海”。所谓“抱团”,便是头部车企出海出资建厂的时分,把自己的供应链同伴带出去。反过来说,假如你是这些车企的供货商、服务商,那么抱紧车企,便是最好的战略。
航盛电子董事长、总裁杨洪在2024年协作同伴大会上也表明,轿车出海一定是全产业链抱团出海,并且是产能、服务、品牌、供应链的“新出海”。轿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全球化企业和百年老店,事务必需要拓宽到海外,用好全球的技能、资源、人才,构建当地化的研制、出产、供应链才干。只要这样才干构建本钱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五、去新加坡,含义不只是销量
天风证券研报中,按轿车商场按年销量给东南亚划分了三个等级,其间新加坡、柬埔寨、缅甸以10万辆及以下的年销量“垫底”。
图源:天风证券
商场规模小,赢利也未必更高,还要和经销商分润,为什么我国车企仍是乐意去新加坡布局?
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们看中的是新加坡的辐射效果。
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岛国,新加坡实力却并不简略。它声称“东南亚的影子首都”,既是全国际最小的国家之一,也是全国际最殷实的国家之一;既是东南亚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也是东南亚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尽管新加坡是面积上的“弹丸小国”,但却是整个东南亚区域的工业大国。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一同也是国际首要的电子设备、精细机械制作基地,出产的电脑硬盘、半导体产品和生物医药远销全球,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赛九力20强”的第三位。
此外,新加坡另一大优势便是金融本钱多。客观上其已成为东南亚的“瑞士银行”和东南亚的“华尔街”,与我国香港一同承担着海外华人本钱活动的“桥梁”效果。我国对参加“一带一路”建议国家的总出资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经过新加坡完成的。
深度科技研讨院院长张孝荣以为,比较于泰国和欧洲商场,新加坡尽管商场规模较小,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立异重镇,为我国车企供给了共同的价值。新加坡的开放方针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厚的协作资源,为我国车企在研制、出产到商场测验等方面供给了全方位支撑。此外,新加坡对电动轿车的活跃方针和商场承受度,也为我国车企供给了杰出的商业时机
新加坡不只对我国企业有招引力,一同也被许多东南亚国家视作为离岸中心。许多亚洲公司,如日本企业、印度企业、泰国企业也落户于此。据新加坡企业开展局计算,到2022年,有超越7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树立营运组织,其间有4200家在新加坡树立区域总部。
闻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新加坡作为东盟的中心成员国,其商场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南亚区域。在我国车企在新加坡站稳脚跟后,能够使用其地缘优势和商场阅历,快速向周边国家扩张。
以比亚迪K9电动客车为例,这款长12米的大巴车2016年起开端在新加坡投入运营,由于其0排放、0油耗、驾驭舒适、乘坐体会好等特色,备受当地司机集体和乘客欢迎。材料显现K9的燃料耗费本钱较同类型产品下降超2/3,每年可节约使用本钱23万元人民币。
在新加坡取得成功后,比亚迪K9的影响力扩张到印度,2018年就拿下了印度290辆电动巴士订单,次年又签署1000辆K9订货协议。时至今日,比亚迪在印度电动巴士商场上的比例占比已超80%。
Premium Automobiles董事司理李浩伦也说到:“新加坡在东南亚占有‘明星’商场的方位,是一个重要的展现渠道。假如我国EV车商能在新加坡站稳脚步,就有时机向东南亚的顾客展现其产品和品牌形象,翻开更宽广的东南亚商场大门。”
六、总结
外界普遍以为,新动力轿车带给我国轿车产业的时机,与日系车企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面对的时机类似。
1960s~1980s阶段是日系车企的出海初期,首要经过整车出口方法扩展轿车商场;1980s~20世纪末,许多国家连续进步进口关税,进步贸易壁垒,整车出口的本钱增大,迫使日系车企在海外树立出产基地;21世纪后,日系车企在海外的布局已较完善,在不同国家和区域树立了出产基地和出售网络,海外轿车出产量和销量进一步攀升,一度到达本乡销量的四倍。
从途径上看,我国车企也会阅历类似的进程。崔东树以为,我国车企当下面对的时机,甚至大过日本车企在上个世纪70年代面对的时机,“在石油危机的布景下,油价高企,日本车企迎来开展时机,但实质仍是同质化竞赛,而我国车企现在在电动车方面的优势更倾向于差异化竞赛。”
未来,结合产品差异化供给优质服务的才干将成为决议我国出海车企胜败的要害。
日系车之所以能在东南亚多国占有较大比例,离不开其优异的系统才干和服务才干。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车企在海外重视团队作战,车企与零部件企业彼此协同,商社的信息系统每天传送客情情报超6万份,构成了强壮的跨文明服务才干。
可是,我国车企进入东南亚国家时刻较晚,4S店数量缺乏,且较好的方位已被日系车4S店占有,系统才干不敌日系。别的,现在我国车企的零部件仍需求从我国运送,给修理服务的时效性带来巨大应战。
着急出海的我国新动力车品牌,眼下除了重视销量和榜单,更急迫的是需求与协作同伴一同,构建起具有看车、试车、买车、修车“一条龙”才干的服务系统,未来才有时机取得更多顾客喜爱。
新加坡,这个亚洲甚至全球高消费的商场,正是我国车企在全球铸造服务才干的试验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念,不代表虎嗅态度。未经答应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络 [email protecte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