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图:入殓师们预备为一名逝者更衣。图/新华社
260元购进的骨灰盒易手以1790元的高价卖出,进销差价率达588.46%。
据纵览新闻音讯,信誉我国(湖北)日前公示一则行政处置决定书。决定书称,湖北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因价格违法行为被处置10万元。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称,该所现已收到了商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置通知书,仙桃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也表明,关于上述问题将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或整改。
据悉,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仙桃殡葬管理所骨灰盒出售金额超1500万元,进销差价率在100%-588.46%之间,最低进销差价率也达100%。把骨灰盒做成“暴利”生意,且继续两年之久,此次仙桃市殡葬管理所被罚,可谓自取其祸。
殡葬服务带有公益底色,仙桃市殡葬管理所作为一家事业单位,却靠卖骨灰盒牟取暴利,更是违反了本身工作定位,理应赶快整改到位。
早在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就发布辅导定见清晰,对殡仪馆出售的骨灰盒、寿衣、花圈等殡葬用品价格,各地价格主管部分要进行必要的辅导标准,可根据本地区状况依法归入当地定价目录,实施政府辅导价或其他必要的价格管理方式。
生有养死有葬,是我国传统礼仪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死者为大”的特别文明语境下,殡葬本身也是一个特别工作,既服务逝者,也服务生者,使逝者得到安眠,让生者得到安慰,是殡葬服务应发挥的社会效果。这也意味着,殡葬服务不能过分随意,相关从业人员也应爱惜工作荣誉。
正如此次处置决定书违法现实中所写到的,因为殡仪馆是一个特定的相对比较关闭的场所,死者家属都处于一种沉痛的心情之中,不行能对丧葬用品进行讨价还价。
在此状况下,殡仪馆置本身功能定坐落不管,在骨灰盒上打起歪主意,加价近6倍,其牟利之数额不行谓不大,牟利之心思更显恶劣。
其实,相似事例已不止一次曝出。此前,湖南省宁乡市殡仪馆因“中止对自带骨灰盒的丧属供给骨灰盒和骨灰装填服务”,2名负责人被暂停职务;湖北省江陵县殡仪馆将骨灰盒进销差价率从物价部分批复的最高35%,提高到234%至270%,向大众多收取33.67万元用于单位不合理开销,相关负责人也都受到处置。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当地涉殡葬腐败问题一再曝光,这个旧日不为人注意的部分,屡次在反腐通报中露脸,其间“变相强制买卖相对人承受买卖服务价格”的状况也不在少数。
相关乱象的呈现,阐明殡葬工作的一些“根本服务”,正在被商业化的大潮威胁,这无疑是值得警觉的。究竟,这不只会添加民众的殡葬担负,助推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也会让殡仪馆日益损失其公益特点。
对此,除了对违规越矩的行径及时查办,以儆效尤外,还需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管理办法,把政策规定、文件要求实在落到殡仪馆运转各环节。
考虑到骨灰盒等殡葬产品不存在“不满意包退”的可能性,就更需要加强前端的价格监控,疏通民众反映问题途径,及时挤掉其间违规掺入的水分,守好殡葬服务的公益初心。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修改 / 何睿
校正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