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请容许咱们让自己成为报导的主角,向你们叙述新闻背面的故事。
炎炎夏日,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记者在朋友圈宣告捐冰建议,又四处奔走和谐,将一块块冰砖送到他们身边;
随州独臂村医王文艮,从部队复员后回到偏远的检验,看护乡邻30余载。记者陪他值夜班,跟着他出诊,记载他的作业日常;
武汉一位白叟与弟弟分开37年,却因头绪缺少寻人未果。记者接到求助,联手民警不懈尽力2个月,协助这对姐弟重阳节前团圆;
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突击,当地征途受灾严峻。记者深化灾区,战胜种种困难,乃至开着车满大街找手机信号,及时发回独家报导;
顶流蔡徐坤的专辑出售8000多万元,11首歌中却只放出5首。记者敏锐地发掘出这一头绪,顶住巨大压力,揭穿“饭圈”乱象……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本期报导触及的,仅仅本年以来极目新闻许多优异报导、优异记者的代表,期望藉此传达咱们的心声——
分开37年后团圆的张红英姐弟给记者叶文波(左一)送来锦旗
历来未曾松懈,天翻地覆风雨兼程。
警媒携手2个月,帮分开37年姐弟团圆
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7月底,武汉市黄陂区居民杨宝林向极目新闻《帮究竟》栏目求助:“我母亲张红英年岁大了,这两年她一向想念,想找分开37年的弟弟。”
张红英白叟67岁,老家在现在的重庆市合川区,她18岁时来到现在的武汉市黄陂区务工,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与亲人失掉联络。白叟不识字,她弟弟的谐音名字叫“张红志”。
仅有一个谐音名字,户籍、年纪不明,寻亲犹如难如登天。寻求警方协助,这是最有用的方法!当天,我陪着白叟来到属地盘龙城派出所,所领导组织民警查询一天无果。脱离时,白叟没有了开端时的振奋,她说:“假如实在找不到,就算了吧……”
回来编辑部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不断显现白叟期盼的难望项背。我想起此前报导过的一个典型人物:洪山区珞南派出所“辨音识人”民警王保库。本年4月,王保库协助漂泊爹爹成功寻亲的故事,经极目新闻独家报导后,被央媒转载,社会反应激烈。“这不是案子,又牵涉到跨区,能不能请你使用闲暇时间试一试?”我微信留言求助。王保库怅然容许帮助,他经过警务体系查找鄂、川、渝的“张红志”及其谐音名字,成果多达5000多人。
虽然头绪迷茫,但我和王保库一向没有抛弃。咱们为此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不断提示张红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供给更多的头绪,比方张红英老家的关键人物等。终究,咱们曲折联络上张红英老家的一位社区民警,之后又找到张红英老家的村支书,从而找到张红英在老家的亲人……
经过2个多月尽力,10月13日,重阳节前,张红英和弟弟张洪智在武汉团圆,两位白叟哭成了泪人。
10月15日,姐弟俩来到极目新闻编辑部,向《帮究竟》栏目送来锦旗。自始至终,两位白叟一向手牵着手。
记者曹磊帮助给医护人员送冰块
盛暑给医护卫冰块,又冻又累双臂麻痹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
8月4日,湖北迎战德尔塔疫情的全民核酸检测严重进行。酷日高温下,一线医护人员汗湿防护服,令人疼爱。
全民抗疫,咱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对,送去清凉!
当日上午,我在微信朋友圈宣告建议:给盛暑中全副武装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送冰块降温。
几分钟后,白沙洲农副产品大自卖自夸行政司理杨波来电,表达捐冰自愿。
刻不容缓。我当即启航,赶往白沙洲。短短半个小时内,杨波等人现已筹集了榜首批24块大冰砖。我和朋友帮助把冰砖搬上卡车,送往邻近的检测点。
青江苑社区的一个检测点坐落一处建筑工地旁,一切人员都暴露在烈日之下。卡车一停稳,咱们敏捷把冰砖送到医护人员身边。看到凉气从冰砖上升起,我的心中洋溢着欣喜之情。
送完一个点位,咱们立刻赶往下一站。送冰卡车抵达红霞新村时,社区党委书记高翎现已带领多名作业人员和自愿者等候。此刻接近正午,连续奋战了6个多小时的医护人员正在歇息。高翎联络自愿商户,将冰砖暂存冷库,下午再送到检测点。每块冰砖又重又滑,咱们又来不及多做预备,只能将手臂伸进冰砖中心的缝隙,便利搬冰时用力。送冰完毕后,我才发现双臂麻痹。
但我顾不上这些。跟着更多求冰、捐冰的信息会聚而来,随后的几天里,我和朋友们不断奔走在送冰的路上。每到一个检测点,当医护人员真挚地向咱们表达谢意时,我都有些被宠若惊,因为实在需求感谢的,是看护城市和市民健康的白衣天使们啊!
在“我为医护卫冰块”活动的三天里,数十家爱心单位积极响应。许多市民也纷繁参加,送来小冰袋、矿泉水、生果等。那一缕缕清凉,让记者再一次逼真地感触:武汉真是一座英豪的城市,武汉公民真是英豪的公民!
记者周萍英在采访中
陪“独臂村医”值夜班,全程跟着他出诊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担任市州新闻报导,深夜赶山路、脚上沾点泥,再正常不过。而极目新闻“实事办到心田上”连续4篇《独臂村医看护乡邻》要点报导,仅仅其间之一。
8月底,我从“随州发布”微信大众号得知,随州独臂村医王文艮中选“荆楚榜样”。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人物材料。
王文艮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复员后他为何挑选回到偏远的村庄?他只需一只臂膀,30多年来表达行医……带着疑问和猎奇,我联络相关部分,得知当地媒体已有对他的报导。
作为新闻作业者,我应该尽量避免同题报导。但是,看完现已发布的报导,我更为王文艮的业绩感动。我觉得,这样的人物,值得更大力度地发掘,他的精力应该影响更多的人。
9月初,我驱车近200公里,从襄阳市区赶到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东方村。途中有一段路很不好走,车子底盘不时被撞得“咚咚”响。采访王文艮一整天后,我编撰了关于他的榜首篇报导。
这一报导引起激烈社会反应,编辑部布置推出后续报导。收到告诉时,我正在襄阳市区采访,所以又一次从襄阳赶到随县。抵达时已是正午,我随意扒了几口饭,当即投入对王文艮亲人和乡民的采访,之后又陪王文艮值夜班,全程跟着他出诊。当夜赶完稿件,传回编辑部,我才想起自己忘了吃晚饭。
之后两天,我又连续采访了其他多名村医、当地卫健委担任人、相关人士等,编撰了两篇报导。感佩于王文艮的无私大爱,第4篇报导我打破惯例写作方法,以图片形象为主,配以散文诗的方式表达出来。
至此,这一次远程往复奔走、相似行军交兵的系列报导顺畅收官。
记者张皓在郑州京广北路地道采访
特大暴雨后的郑州,采访车里的不眠夜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在一座省会城市,我度过了三天停水、停电、处处找网络信号的“三无”日子。这段特别阅历,虽时隔3个月,仍浮光掠影,或将毕生难忘。
7月21日,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突击。当晚,我和朋友三人从武汉赶到郑州,连续找了数十家酒店,终究仍一床难求。有的因停水停电关了门,有水有电的连大堂都睡满了人。咱们三人只能蜷缩在采访车里,我简直一夜无眠。
7月22日天亮后,咱们来到二七区兴华北街一家早餐店,老板榜首句话便是问有没有带现金。本来,因为灾后没有网络信号,店里的二维码无法收款。
吃早餐时,对面一家快捷酒店的前台作业人员说有房源。我虚与委蛇,坚决果断定下了他人退出的房间。
因为没水没电,房里十分炽热,许多郑州市民晚上到街边纳凉。而咱们经过白日严重的采访,晚上也只能待在宾馆房间里,用手电筒照明写稿。
为了及时将稿件传回编辑部,咱们常常开车满大街寻觅网络信号。有时十分困难找到信号了,但十分正人,只能传图片,连视频都打不开。
一天深夜忙完后,我和一位朋友去吃晚饭,途中车辆需求加油。咱们开了一个多小时,找了邻近的四个加油站未果,终究只好将车停在路旁边,骑做贼心虚单车回家。
在灾后种种条件受到约束的状况下,我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向编辑部发回《遇难者家族眼中的郑州地铁5号线》《被30万立方米积水灌满的郑州京广北路地道》等独家要点报导和数十条音讯,不辱记者的任务。
记者邬晓芳在采访中
奔赴延安重温前史,浮屠山下寻觅初心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为庆祝建党百年,本年七一前夕,极目新闻编辑部策划大型特刊《恰是风华百年》报导,派出12路记者奔赴全国采写12种革新精力。我被组织到延安采访延安精力。
怀着朝圣的心境,我踏上了征途。高铁加动车,从西安中转再到延安,8个小时行程,舟车劳顿,露宿风餐。但一抵达目的地,延河水弯曲而过,浮屠山高耸天翻地覆,前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热情登时充溢全身,让我忘记了疲倦。
延安是赤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沿着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新家们的脚步,几天时间里,我先后看望了枣园、杨家岭、浮屠山、延安革新留念馆、清凉山……之后,我试图用有限的文字最大程度复原那段峥嵘岁月,寻觅延安精力的注脚。
窑洞中陈设的中共领导人其时的日子用品,简略质朴中浸透沧桑;杨家岭毛主席种过的菜地,至今生气勃勃;革新留念馆里许多的收藏文物,实在记载着前史的风云……几天的所见所闻,我深深觉得,文物、材料再多,也是有限的,因为革新前辈的支付贡献无法衡量。延安精力历久弥新,值得晚辈永久留念与寻觅。
6月的陕北,阳光炙热,气候枯燥。即便做了防晒办法,我的身上仍多处晒伤,脚上磨出了不少血泡;对当地饮食颇不习气,让我常常饿肚子。不过,想起前辈们阅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乃至流血牺牲,我的这一点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记者周浩在直播中
现场直击“晚舟归航”,感触浓浓爱国情
极目新闻记者 周浩
9月25日,一个音讯刷屏:孟晚舟将乘坐我国政府包机回国,当晚抵达深圳。我和朋友杨锦英敏捷从驻地广州赶到深圳,她前往华为总部,我则前往宝安小事机场,一同直播这一严重时间。
其时,机场航站楼小事航班抵达区集合着许多媒体记者。现场的直播声、相机的“咔嚓”声,此伏彼起。我不由心里打鼓:榜首次测验直播的我,能否做好报导?
念榜首句口播前,我现已打过多遍腹稿,但开口时大脑仍是呈现空白。好在我及时调整,很快找回状况。
其间,我不时抽暇与后方融媒体中心的朋友们交流,把控直播节奏,寻觅现场亮点。
我看到,有人拿出国旗现场分发,咱们一齐挥舞;有人在纸上手写欢迎词,高高举起,眼含热泪喊着“欢迎孟晚舟回家”;有人高唱爱国歌曲,昂扬的歌声从独唱变成了大合唱;有人捧着鲜花,重视着大屏上的航班信息……
大厅里人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火热,进入大厅的斜坡更是人头攒动。咱们逼真的爱国之情,化成一声声响彻云霄的“我国加油”。
我用镜头记载下眼前的一幕幕,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张狂为祖国点赞。不知不觉之间,我不由眼眶湿润。
终究,此次直播观看量超越2000万,发明了极目新闻单一报导的收看记载。
发掘蔡徐坤“赊歌”头绪,揭穿饭圈乱象
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
8月28日,中心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管理的告诉》后,QQ音乐宣告将约束专辑重复购买。
8月29日,一向紧盯“明亮清明举动”的我,开端操作“音乐著作约束购买是为阻止饭圈无底线氪金”选题。找寻相关事例时,我发现QQ音乐渠道当周出售排行榜首位的蔡徐坤专辑《迷》,于本年4月13日发行,至8月已卖出323.8万张,出售额达8419万元,而本应录入11首著作,却只放出5首。
我对此深感震动。为避免判别失误,我当即联络多家熟悉的唱片公司高层和业界人员了解状况,得到的答复是“离谱”——它正是“饭圈氪金乱象”的代表:流量明星使用粉丝的“爱”,无底线“割韭菜”。
8月29日晚,我编撰的《蔡徐坤专辑已卖8000万,仍有6首未出》报导,在极目新闻全媒体渠道发布,敏捷引发广泛重视和评论。极目新闻评论员石平及时跟进,用辛辣的笔触归纳出“赊歌”一词,直击饭圈乱象。
报导推出前,咱们对“结果”早有预判。公然,榜首篇报导宣告后,蔡徐坤的粉丝用各种方法为偶像洗白,乃至对我和朋友进行言语进犯咒骂。
8月30日,我编撰的追踪报导《律师称蔡徐坤专辑预售涉嫌违法》,让重视“赊歌事情”的人越来越多,网络评论的声浪越来越大。
身处言论漩涡中心的我和朋友,一向牢牢掌握一个准则:只需稿件触及的新闻细节都是实在的,咱们就要不畏饭圈暴力明显发声。事实证明,咱们的“赊歌事情”报导,让蔡徐坤及其团队无可辩驳,终究只能以致歉告终。
记者汪亮亮(右)小事连线直播9·11事情20周年岁念活动
9·11事情20周年,来一场小事连线直播
极目新闻记者 汪亮亮 李力力
本年是“9·11”恐怖突击事情20周年,咱们报导该事情的来龙去脉、集成全球反恐20年的得失、连线反恐专家、制造纪录片……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对,是现场感。
时隔20年,咱们这一代对“9·11”的回忆逐渐含糊,许多年轻人乃至不知道“9·11”是什么。只需采访到事情亲历者,才干实在将读者带入那段前史。
但是,要找到这样的人,何其难也!经过长期搜索,咱们发现了两人:一位是东北某大学的教授,一位是久居海外的财经专家。
经过一位又一位中心人,咱们联络上东北教授,但他婉拒了采访。与此一同,记者找到那位财经专家的微博,给他发私信,他也不肯承受采访。
极目新闻记者没有抛弃,总算用真挚打动了财经专家,争夺到了采访的时机。
极目新闻《9·11事情亲历者:从80层逃到1层,3分钟后大楼崩塌》一文推出后,敏捷成为爆款。
但咱们并不满意。能不能带读者直接看看留念典礼现场?有了这个主意后,咱们立刻举动,找到纽约大学一位在读研究生,佩带极目新闻LOGO出镜,在纽约为咱们直播。一同,咱们请来我国小事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小事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导严双伍,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5G演播室,一同进行小事连线直播。
因为有12个小时时差,咱们的直播定在9月11日晚。全网上百万粉丝经过极目新闻的视角,走近纽约双子塔遗址,看到当地征途停步街头吟诵遇难者名单,看到当年参加救援的消防员佩带勋章现身。咱们的纽约报导员还随机采访了几位美国人,其间一位前来留念的吹萨克斯的女子让人形象特别深入。“咱们要反思曩昔,也要离别曩昔,去迎候未来。”她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自卖自夸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供给新闻头绪,一经采用即付酬劳。